| UDC 628.191:662.237 GB 4274-84 (1983年5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发布1985年3月1日实施) 
 本标准为贯彻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(试行)》,防治梯恩梯工业废水对环境的污染而制订。 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梯恩梯生产厂。  1标准的分级  梯恩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二级:  一级:是指所有新建、改建、扩建的企业,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立即执行的标准。  二级:是指所有现有企业,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立即执行的标准。  2标准值  2.1生产每吨梯恩梯产品最高容许排放的废水量应符合表1规定。  
 序号	年产量	表1 含硝基化合物的废水量m3/t(产品)	 	t	一 级	二 级	 1 2 3	≥30000 ≥10000 ≥1000	2.5 3.0 3.5	4.0 5.0 6.0	 
 2.2 工厂废水排出口处梯恩梯工业水污染物最高容许排放浓度应符合表2规定。  表2  		pH	总硝基化合物(以2,4-DNT和α-TNT计)  mg/L	 		≥10	<10	≥10	<10	 一级	>10000	5.0~9.0	6.0~9.0	5.0	0.5	 	≤10000					 二级	>10000	3.5~9.0	4.0~9.0	15.0	5.0	 	≤10000	3.0~9.0	3.5~9.0	30.0	10.0	 
 3其他规定  3.1 工艺措施  3.1.1梯恩梯精致生产的碱性废水(包括精制碱性废水和冲洗地面、刷洗设备、废药回收及事故性排放等碱性废水)严禁直接排放,均应排入碱性废水贮存池集中贮存,并采取综合利用或焚烧法进行处理。  3.1.2梯恩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酸性废水,属于工艺酸性废水,应采取循环使用措施,不再排放;属于非工艺酸性废水及无法循环使用的工艺酸性废水,应采取措施,尽可能回收利用;对冲洗地面的废水和采取措施之后仍需少量排放的酸性废水,必须达到标准要求方可排放。  3.1.3对聚合物中的废酸和硝基化合物应尽量采取回收措施,严禁排放。  3.1.4制片、干燥、包装等工序宜采用不排或少排含药粉尘废水的除尘方法。  3.1.5碱性废水和酸性废水沉淀池(包括储水池)的固体沉渣和各种废药不得露天堆放,应定期集中回收或销毁。  3.2 非单一产品的生产厂最高容许排放的废水量按车间排放口计算。  3.3 当地方执行本标准不适用于当地环境特点(如集中生活水源及经济渔业区等)时,可以按国家有关规定制订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。  4 标准的监测  4.1 制订本标准的监测分析方法是《梯恩梯工业水污染物监测分析方法》。  4.2 本标准废水排放量的测定,有排水计量装置的工厂,按实测排水量计算;没有排水计量装置的工厂,按工艺实际消耗的清水量计算。  附加说明:  本标准由原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提出。  本标准由兵器工业部第五设计研究所负责起草。 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孟保楼、陆雍森。  本标准委托兵器工业部环境保护部门负责解释。   |